家書
小弟寄來家書。
其實不是小弟,所以嚴格來說也不是家書。更且,信封上的名字也不是我。
標準信封,收/寄信人的名字像夢一樣遙遠,可能還更遠。很久很久沒有使用這樣的名字,大抵是自從死黨之一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現實世界頓時降下來,大概也不好在死黨的丈夫面前稱她昔時稱謂。那叫旁觀者錯亂。
偶爾叫人見到書頁裡的名字,總有人好奇要問:「展意鵬是誰?」我總是淡淡一笑:「筆名。」大多數人點點頭,不繼續追究。真名尚且戲劇性猶如藝名花名,再多個筆名,沒有人會多說什麼,大概都覺得這就是我或我家的風格吧?
然而,這名字對我而言,比筆名還多。那是說不出來解釋不完的。這名字收斂了我十多年的歷史。說歷史毋寧是沉重了過度了,但年少之狂,無論如何是輕不了的。
「官佾昀寄了信給展意鵬」。信封上讀起來是這樣。略帶潦草的筆跡,像是不怎麼熟稔於這兩個名字和這兩個地址以致於在筆劃的勾折上思索停頓。怯生生地……
慣用的黑筆、最愛的方格紙、常去的店家(或許還是習慣了的座位),佐以小弟和我都愛的陳綺貞。彷如點字般,閉上眼睛也能明白這封信出自於誰。時間又飄飛到三年前,那是我最後在台北的半年,與小弟相依為命的半年。太多事情驟然來了,散了;半年後,我離開台北,回到台南開始退隱的生活。小弟則在極少的假期夾縫裡回來,每次總會來電:「大哥我在台南了。」送她離開,問起下次什麼時候見,總是不確定。不過,關於離別的感傷越來越淺薄,並非彼此的份量消減,而是因為確切地知道即使天各一方,我們心裡都有這麼一個家人。
即便那麼多年過去,即便我們各自的人生起伏升降,即便我們鐘鼎山林各有所好……那麼多的即便都不改如此的事實──我們是緊密的家人,超越禮法所能拘執。祝福妳們,于慕岑、柳浥塵、邵奕翔、張憶湘、官佾昀,不論妳們在哪裡。
其實不是小弟,所以嚴格來說也不是家書。更且,信封上的名字也不是我。
標準信封,收/寄信人的名字像夢一樣遙遠,可能還更遠。很久很久沒有使用這樣的名字,大抵是自從死黨之一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現實世界頓時降下來,大概也不好在死黨的丈夫面前稱她昔時稱謂。那叫旁觀者錯亂。
偶爾叫人見到書頁裡的名字,總有人好奇要問:「展意鵬是誰?」我總是淡淡一笑:「筆名。」大多數人點點頭,不繼續追究。真名尚且戲劇性猶如藝名花名,再多個筆名,沒有人會多說什麼,大概都覺得這就是我或我家的風格吧?
然而,這名字對我而言,比筆名還多。那是說不出來解釋不完的。這名字收斂了我十多年的歷史。說歷史毋寧是沉重了過度了,但年少之狂,無論如何是輕不了的。
「官佾昀寄了信給展意鵬」。信封上讀起來是這樣。略帶潦草的筆跡,像是不怎麼熟稔於這兩個名字和這兩個地址以致於在筆劃的勾折上思索停頓。怯生生地……
慣用的黑筆、最愛的方格紙、常去的店家(或許還是習慣了的座位),佐以小弟和我都愛的陳綺貞。彷如點字般,閉上眼睛也能明白這封信出自於誰。時間又飄飛到三年前,那是我最後在台北的半年,與小弟相依為命的半年。太多事情驟然來了,散了;半年後,我離開台北,回到台南開始退隱的生活。小弟則在極少的假期夾縫裡回來,每次總會來電:「大哥我在台南了。」送她離開,問起下次什麼時候見,總是不確定。不過,關於離別的感傷越來越淺薄,並非彼此的份量消減,而是因為確切地知道即使天各一方,我們心裡都有這麼一個家人。
即便那麼多年過去,即便我們各自的人生起伏升降,即便我們鐘鼎山林各有所好……那麼多的即便都不改如此的事實──我們是緊密的家人,超越禮法所能拘執。祝福妳們,于慕岑、柳浥塵、邵奕翔、張憶湘、官佾昀,不論妳們在哪裡。
Labels: 雜言感想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