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9

20091019_今天的默想散文

(活潑的生命 p113)
鼓勵的力量The Power of Encouragement - Calvin Miller

當我兒子就讀國小三年級時,曾在假期做木雕作業,兒子在擦好凡尼斯的木板上刻了「媽媽,我愛你」。當然,這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並非流傳千古的名言,然而對我妻子而言,卻比世上任何 一句名言更讓她感動。直到現在,她還留著這塊木板,並且非常珍惜。

我曾經親眼目睹過好幾次,每當妻子受到別人無理的批評和辱罵而感到難過時,總會將這塊木板拿出來看。我想是木板上的那句話醫治了她受傷的心。那塊木板不單醫治了她,讓她的傷痛得以恢復,進而能承接使命,即讓她帶著使命出去,以更大的動力去尋找傷痛的人,醫治他們。

你的周圍一定也有人期待你的幫助,此刻他們就在不遠處,戴上假面具以隱藏自己內心的痛苦,他們正隨著日子流逝,一天天慢慢地死去。你要去祝福他們,去找尋躲在暗處哭泣的人,他們需要你的鼓勵。當你如此行,你會經歷耶穌基督透過你來觸摸他們的傷痛。你若關心他人的靈魂,你的靈魂也會亨通。

~~~~
看了這篇散文,忽然有種很奇異的感覺:那麼,我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木板呢?有,我有那本「上帝喜歡你」,但那卻是我送給自己的,並不是任何其他人送的。或許該想想,是否有哪些人送給我這樣的木板,然而我卻沒有賦予它意義(畢竟我是一個很珍惜禮物的人)?如果,真的沒有,真的所謂「療傷系」就只這本「上帝喜歡你」(其實只有一樣就夠了!),那麼,是什麼原因以至於不是某人送的而是我自己送的(哈哈好白話)?因為很多禮物但都沒有心理上的親密?或是都具備了心理上的親密但要挑選有某種分出高下的意味我不喜歡所以乾脆就指派我送給自己的這本?

另外一個想法是:不知道我是否也給過別人木板?會否有人在沮喪失意時因著我的某些禮物(具體事物或某些話語)(不管是無心插柳或有意栽花)振奮起來不那麼痛苦?如果有的話,倒是蠻令人安慰的。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