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
正在進行一項很艱困的、但是現在不處理,以後只怕會更糟糕的工程──將我的書籍建檔。
並沒有想要向圖書館那樣偉大的系統看齊,我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書「稍微」有系統地歸類,不過第一個問題就是,該怎麼分類呢?該以什麼樣的主目錄先將所有的書略略分成兩(或三)類呢?
有鑒於越來越多的簡體書,我想,就先不論是否為翻譯作品,將入眼所見的文字以繁體/簡體中文簡單地區隔成兩落吧。至於那些外文書,暫時不要管是哪種語言了(天曉得我還有沒有生命可以細分哪個語系或使用地區~~),統通稱為外語區(不過撇開廣東話、上海話這些「對岸」方言不談,客家話跟台語,還有,對了,原民語系,要放到哪去呢?呃~)。
再來呢?要用什麼樣的子目錄?文學科學哲學……?那邏輯學到底是哲學還是科學?報導文學到底是報導還是文學(這個問題小一些了,就把報導兩字當成文學兩字的修飾語吧~)?
最後,我決定用分類上很科學但使用上卻很哲學的方式──以字數分類。目前只編寫到繁/簡體一字部到十字部一共二十個子目錄。然後,從目前寄居的這房間裡的簡體書開始(別問我為什麼不把自己房裡的書挖出來,那是另一個更偉大的工程了,包含前置作業──不厭其煩地打掃房間、整理其他物品好讓通往書架的路徑通暢些……光是這些前置作業就教人頭痛)。其實我很喜歡做分類的工作,因為這樣可以訓練自己的邏輯,讓思維更縝密。這也是我喜歡讀武經(不限於孫子兵法)的原因之一。
對於在書本上繕寫購書日期及用印或加註擁有人標記的模式,我一直處在矛盾或說拉扯的景況裡。我確然有著藏書章,是乾姐姐在我國中時送給我的,清雅的古篆體,我的名字。其後我也胡鬧地刻了一些印章,或許是紀念生命裡某幾段值得回味的過往,或許只是天外飛來一筆,總之陸陸續續地。不過那枚瘦長不規則的花蓮特產石章(忘了是什麼石材了)一直是我的最愛,沒有任何東西可資替代。現在我們都在同一縣市,乾姐早已嫁做人婦並育有二女, 神在她身上有很奇妙的作為,我則是很開心地接受她兩個女兒叫我阿姨。
說回藏書章或簽名。早一點的書上,幾乎都可以看見我這個珍藏的章。我記得當時還相當開心地買了個可以搭配的朱紅印色。而後,並不是我不喜歡所擁有的書本,而是若果有一天有人想要這些書裡的某一本,而我也的確願意奉送,那~似乎沒有必要將自己的足跡呈現在那上頭。有一陣子我盡力地保持自己書本的乾淨,眉批等等一個也無。我常想著,若果有一天我真的浪跡天涯去了,第一個令我牽掛的大概就是這些收藏吧,其中的最大宗自然首推這些書。那時我該怎麼處理這些書呢?這著實讓我傷了好一陣子的腦筋。
也因此,有一陣子,我購買書籍的慾望的確被壓抑下來了。能到圖書館或租書店借閱的書,就不要用買的。能夠在網路上瀏覽電子書,就不用購置實體書籍。這樣一來,不僅肥了荷包,還有種為地球盡了份心力的豪壯。不過這樣的情形並沒有維持太久,林林總總可以讓我掏錢買書的原因不勝枚舉,我還是一本一本地購置,並且大部分的書籍都還沒能閱讀完畢(我的意思是,讀完並且留下類似閱讀心得這樣的東西)。
心愛的明信片,釋出中;心愛的香水,釋出中;心愛的小玩藝兒,釋出中;心愛的書籍,釋出中。我的釋出都是很被動的,我不想要弄得像是廉價的大拍賣或是熱臉貼人冷屁股。所以,要麼是有人見到我的收藏,想要其中的幾樣;要麼是我把最喜歡的或最具收藏價值的給了人,生日、獎勵、或根本不需要理由。
你說不可惜嗎?其實會捨不得(畢竟那些當初也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但倒是沒有可惜的感覺。我明白這些人會好好地對待這些曾經是我極珍愛收藏的物品,香水也好,書籍也罷,都會有個物盡其用的結果,這些收藏在新主人手裡應該也會被珍惜被善用。那就好了。在我浪跡天涯之時,能了無牽掛,能在想到某物時便開心一笑。那就好了。
並沒有想要向圖書館那樣偉大的系統看齊,我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書「稍微」有系統地歸類,不過第一個問題就是,該怎麼分類呢?該以什麼樣的主目錄先將所有的書略略分成兩(或三)類呢?
有鑒於越來越多的簡體書,我想,就先不論是否為翻譯作品,將入眼所見的文字以繁體/簡體中文簡單地區隔成兩落吧。至於那些外文書,暫時不要管是哪種語言了(天曉得我還有沒有生命可以細分哪個語系或使用地區~~),統通稱為外語區(不過撇開廣東話、上海話這些「對岸」方言不談,客家話跟台語,還有,對了,原民語系,要放到哪去呢?呃~)。
再來呢?要用什麼樣的子目錄?文學科學哲學……?那邏輯學到底是哲學還是科學?報導文學到底是報導還是文學(這個問題小一些了,就把報導兩字當成文學兩字的修飾語吧~)?
最後,我決定用分類上很科學但使用上卻很哲學的方式──以字數分類。目前只編寫到繁/簡體一字部到十字部一共二十個子目錄。然後,從目前寄居的這房間裡的簡體書開始(別問我為什麼不把自己房裡的書挖出來,那是另一個更偉大的工程了,包含前置作業──不厭其煩地打掃房間、整理其他物品好讓通往書架的路徑通暢些……光是這些前置作業就教人頭痛)。其實我很喜歡做分類的工作,因為這樣可以訓練自己的邏輯,讓思維更縝密。這也是我喜歡讀武經(不限於孫子兵法)的原因之一。
對於在書本上繕寫購書日期及用印或加註擁有人標記的模式,我一直處在矛盾或說拉扯的景況裡。我確然有著藏書章,是乾姐姐在我國中時送給我的,清雅的古篆體,我的名字。其後我也胡鬧地刻了一些印章,或許是紀念生命裡某幾段值得回味的過往,或許只是天外飛來一筆,總之陸陸續續地。不過那枚瘦長不規則的花蓮特產石章(忘了是什麼石材了)一直是我的最愛,沒有任何東西可資替代。現在我們都在同一縣市,乾姐早已嫁做人婦並育有二女, 神在她身上有很奇妙的作為,我則是很開心地接受她兩個女兒叫我阿姨。
說回藏書章或簽名。早一點的書上,幾乎都可以看見我這個珍藏的章。我記得當時還相當開心地買了個可以搭配的朱紅印色。而後,並不是我不喜歡所擁有的書本,而是若果有一天有人想要這些書裡的某一本,而我也的確願意奉送,那~似乎沒有必要將自己的足跡呈現在那上頭。有一陣子我盡力地保持自己書本的乾淨,眉批等等一個也無。我常想著,若果有一天我真的浪跡天涯去了,第一個令我牽掛的大概就是這些收藏吧,其中的最大宗自然首推這些書。那時我該怎麼處理這些書呢?這著實讓我傷了好一陣子的腦筋。
也因此,有一陣子,我購買書籍的慾望的確被壓抑下來了。能到圖書館或租書店借閱的書,就不要用買的。能夠在網路上瀏覽電子書,就不用購置實體書籍。這樣一來,不僅肥了荷包,還有種為地球盡了份心力的豪壯。不過這樣的情形並沒有維持太久,林林總總可以讓我掏錢買書的原因不勝枚舉,我還是一本一本地購置,並且大部分的書籍都還沒能閱讀完畢(我的意思是,讀完並且留下類似閱讀心得這樣的東西)。
心愛的明信片,釋出中;心愛的香水,釋出中;心愛的小玩藝兒,釋出中;心愛的書籍,釋出中。我的釋出都是很被動的,我不想要弄得像是廉價的大拍賣或是熱臉貼人冷屁股。所以,要麼是有人見到我的收藏,想要其中的幾樣;要麼是我把最喜歡的或最具收藏價值的給了人,生日、獎勵、或根本不需要理由。
你說不可惜嗎?其實會捨不得(畢竟那些當初也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但倒是沒有可惜的感覺。我明白這些人會好好地對待這些曾經是我極珍愛收藏的物品,香水也好,書籍也罷,都會有個物盡其用的結果,這些收藏在新主人手裡應該也會被珍惜被善用。那就好了。在我浪跡天涯之時,能了無牽掛,能在想到某物時便開心一笑。那就好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